互联网、智能手机创造的科技佳话历久弥新,时间不能倒流,历史却可以重演,而这一次引领时代的,是锐不可挡的智能网联汽车。
凝结人类智慧,汇聚先进科技,汽车趋同于一个行走的智能设备,如今,更如同一个移动的服务器,推动这种演进的关键是先进企业在车规级芯片领域的不断超越。
一直以来,高端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由海外厂商主导,随着我国首款国产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芯擎科技的“龍鷹一号”的推出,这种格局将发生彻底转变。
“龍鹰一号”于2021年12月正式发布,其CPU及GPU算力等对标国际一线产品,性能位列智能座舱SoC第一梯队。这颗融汇88亿晶体管的超大规模SoC芯片实现了国产芯片在汽车高端智能座舱领域的首次突破。
凭借产品的独创性,芯擎科技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近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成功晋升为车规级芯片领域的独角兽,估值高达10亿美金以上。实现从0到1,芯擎科技仅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这源于领头人的独具慧眼和孜孜以求。
芯擎科技董事兼CEO汪凯博士表示:“创立初期,芯擎科技就将目标锁定7nm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当时国产高端芯片在该领域仍是一片空白。同时,我们在性能上对标国际市场上最先进的产品,而这恰恰是终端用户的需求,只有做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才能站稳脚跟。”
这家极具潜力初创公司的引路人
汪凯博士是电子科技大学78级校友,并担任电子科技大学上海校友会副会长。2019年4月,汪凯博士出任芯擎科技董事兼CEO。
翻开汪博士的职业履历,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显赫过往。在加盟芯擎科技之前,汪凯博士曾任华芯通半导体CEO,SanDisk全球销售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Freescale全球销售和市场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早于加盟Freescale,汪凯博士曾任Broadcom大中华区总经理,UTStarcom研发工程副总裁和ST意法半导体宽带终端事业部总经理。
汪凯博士曾荣获2020中国年度经济人物、2020年金辑奖年度影响力人物和2013十大经济新闻人物等殊荣。同时,汪凯博士带领团队,近年来获得了诸多来自业界的奖项,包括2022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奖、2021年度智能座舱芯片供应商金球奖、2020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品牌奖等等。
此外,汪博士曾在多个国内外学术团体任职,包括曾受邀成为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客座教授,以及被华东理工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专家评委等,他的主要社会职务还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创业导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北京集成电路尖端芯片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等等。
汪博士拥有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攻坚7nm芯片抢占国产高端汽车芯片制高点
从算力和功耗角度看,7nm制程是高算力车规级芯片的必然趋势,能为车机带来平滑流畅体验,使车机性能达到手机水准。当前,包括众多造车新势力在内的主流车企,正将目光转向高算力的智能座舱芯片。
在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领域,7nm工艺制程代表了目前行业的领先水平。但选择7nm,意味着需要克服研发、设计、流片等诸多困难,包括芯片架构、工艺节点、带宽、存储等方面的问题。一同入局的竞争者非常多,但大部分厂商选择16nm或28nm的工艺制程。
“相较于消费级和工业级芯片,车规级有自身的难点。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决定不做‘搬砖式’产品,因为即便做出来,创造的价值也不高。”芯擎科技作为一家初创公司,站在更高的起点。对于当初的选择,汪博士仍记忆犹新。“芯片国产化不能只取代传统车规芯片,还要驱动市场需求,做真正满足产业升级的产品。”
“龍鷹一号”作为一款7nm工艺车规级高算力多核异构智能座舱芯片,由芯擎科技300多位工程师历时两年多时间研发成功,并创造了国内团队在7nm制程车规级超大规模SoC首次流片即成功的纪录。
技术底蕴深厚的研发团队
高算力和研发设计挑战,对团队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真正地去组建一支有实力的团队,是创业的第一步。
团队核心成员在加入芯擎科技之前,已在华芯通半导体有过四年的高端服务器芯片设计经验,当时研发的是国内最复杂的服务器芯片之一。另外,在产品定义和设计、市场和技术支持、质量管理和生产制造等方面,芯擎科技都有很强的团队支撑。这样一支具有扎实的研发背景和经验的队伍,使公司具备了向高端车规级芯片进军的魄力。
汪博士强调:“做芯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之前没有做过设计研发或市场开拓,单独组建一支队伍开发产品,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对于芯擎科技来说,能够在两年多时间流片成功并迅速走向量产,与团队的经验积累有很大关系。”
全流程闭环协作加速产品创新和落地
除了自研的核心算法和IP,芯擎科技还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项目,从需求定义、车载系统设计,到集成测试,形成从产品定义到市场应用的闭环模式,发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促使“龍鷹一号”快速且顺利地走向量产。
赋能智能座舱应用,“龍鷹一号”具备哪些优异特性?
“龍鷹一号”的运算能力和协同匹配能力,能增强车机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提高响应速度,并支持一机多屏、多系统,提供游戏、系统瞬间启动、智能导航功能、视频播放、智能语音通话等功能。“龍鷹一号”在定点车型上表现出卓越性能,包括智能座舱的多功能平滑操作和全方位人机交互,以及多屏幕多媒体体验,并全面支持辅助驾驶等功能。
同时,“龍鷹一号”对于建立更稳固和安全的国内汽车芯片产业链将发挥重要作用。产品满足功能安全要求,并且内置了符合国密算法的信息安全引擎,为汽车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联袂产业资本加强布局与产业链共生共长
近期,芯擎科技顺利完成又一轮融资。在短短一年时间中,芯擎科技密集获得来自多元化投资人的持续认可和支持,表明其产品竞争力和商业化能力得到市场和客户的充分肯定,获得产业界以及资本界的广泛认可。
今年7月,芯擎科技宣布完成近十亿元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东软资本、博世旗下博原资本、中芯聚源等跟投。融资资金计划用于现有产品的批量供货以及车规级、高算力车载芯片下一阶段的研发和部署。
早在3月,芯擎科技已获得来自一汽集团的战略投资。
背靠吉利、一汽等产业股东和战略投资方,芯擎科技在产品研发和商业化上具备天然优势。
目前“龍鷹一号”在量产车型的测试和验证各项工作已陆续完成,即将在今年年底实现量产,搭载“龍鷹一号”的新车将在2023年中期进入市场面向广大用户销售,今后会更多搭载该芯片的国产品牌车落地。
“芯擎还将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我们已准备好参考设计平台,降低客户化设计难度,方便开发,支持客户快速验证和实现量产。”汪凯博士说。
下一步,芯擎科技将加速布局车规级高端处理器市场。通过智能座舱芯片、自动驾驶芯片、车载中央处理器芯片多条产品线,覆盖智能汽车应用全场景,包括L2+至L5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公司下一代产品研发工作已展开,明年陆续还将有多款新品进行流片面市。
成功的起点,早年的求学和创业经历
1978 年,汪博士当年只有 15 岁就考入电子科技大学,大学时期学习成绩突出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毕业后,汪博士去了科研所,在工作中翻译了大量外文科技文献,从中看到了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差距。于是他决定出国深造。八十年代中期,汪博士成为改革开放以后早期的一批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来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并拿到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九十年代初期,汪博士开始在美国创业,做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回顾这段创业的生涯,汪博士觉得虽然艰辛,但随着公司的上市及发展,收获也是巨大的。在美国创业,研发速度快、成本高,同时,汪博士也发现一个现象,当产品在客户那里碰到问题时,销售部门总是觉得产品设计有问题,而设计部门认为销售没有了解清楚用户的使用需求和环境等,双方总是分歧很大。
正是这一发现,促使汪博士从专注研发转向市场开发和产品管理的工作,并去欧洲加入了当时大名鼎鼎的阿尔卡特公司,成为ADSL 事业部总经理。在这段职业生涯中,汪博士掌管的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因此锻炼了如何打造团队向心力。当时阿尔卡特半导体的ADSL芯片产品占领了全球80%以上市场份额。由于业绩出色,阿尔卡特半导体ADSL事业部后被ST意法半导体收购,收购之后,汪博士继续担任事业部总经理职位。
从外企海归到中国芯片产业腾飞的亲历者
早在1999年, 汪凯博士作为美国硅谷博士企业代表团的一员,第一批到国内与政府和专家分享二十一世纪科技展望。随后的第二批还包括了李彦宏,邓中翰,武平等杰出团员。这段经历,极大地激发了汪博士回到中国的愿望。
汪博士于2003年回到中国,从UT斯达康研发工程副总裁,到博通Broadcom大中华区总经理,后来于2007年加盟飞思卡尔半导体,作为公司副总裁及亚太区总裁,掌管亚太区业务。在飞思卡尔半导体深耕近十载,汪博士带领团队取得骄人的业绩,销售额达到当年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不可能的10亿美金。这段经历是汪凯博士基于全球化的职业经历,跨地域和多文化融合背景,对于管理外资公司在中国业务的成功见证,由此获得了“2014年度跨国公司在中国30周年特刊封面人物”奖。
随着中国本土需求的增长和本土半导体公司成长带来的机遇,汪博士于2016年带领团队成立华芯通半导体,用激情与汗水开创服务器CPU芯片的未来。当年,Intel在全球服务器芯片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7%,而ARM阵营还比较弱小。汪博士认为,需要推动ARM阵营的相关芯片企业向前发展,打破Intel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不仅对中国,对全球的服务器芯片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汪博士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在研发上攻坚克难,打破壁垒,并开创了ARM阵营企业的合作机制,建设起一个完整而具规模的生态系统,推动基于ARM核心的服务器芯片在行业内真正占有一席之地。
极具人格魅力的领导者成就中国创业公司
汪凯博士一贯以极具个人魅力的领导方式,带动和影响着团队的精英人才。芯片行业的发展,必须从技术、战略和人才的层面去思考,以技术赋能企业运营为起点,以战略重塑商业模式为核心,以人才打造组织能力为根本,实现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科技为先导,人才是核心— 这也是汪博士创办芯擎科技时提出的愿景和企业价值观。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2019年,在公司创建初期,汪博士就推行高质量的人才建设体系,并让其成为支撑芯擎科技创新的基础。汪博士在芯擎科技内部致力于创造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并激发员工更好实现自我价值。
芯擎科技在初创期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从前端研发到生产管理,从产品市场到运营后端,从人力资源到财务融资,都要快速组建。在汪博士的个人影响力带动下,公司组建了一支高学历的员工队伍,约72%以上为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于清华、北大、复旦、电子科大,交大等著名院校;其中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占员工总数的80%以上,大多数技术人员曾就职于英特尔、高通、博通、Nvidia、IBM、AMD、飞思卡尔/恩智浦、海思、展锐等国内外一流半导体企业。芯擎整个团队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正处于年富力强阶段,正是他们构成了未来发展的强韧基石。
作为创业公司,需要大家都有同样的信心和信念去做一件事情。汪博士在管理理念上提出了“三心四力”的要素和方针。
其中的关键词就是决心、信心和耐心。第一,要下定决心做成这件事;第二,要对成功有信心,信心是对能力的一种肯定,其根源来自于自身过硬的本领和素质的锻造;第三,要有耐心,脚踏大地,方可仰望星空,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能建立完整的半导体体系,支撑整个产业的发展。
同时,汪博士强调领导力、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从管理层到员工,大家的信念拧作一股绳,遇到困难时,团队才能齐心合力、愈加强韧,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才能,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踔厉奋发,打造高端“中国芯”
“我们将持续深耕智能汽车高端处理器领域,不断吸收和培养国际尖端人才,加强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把科技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汪凯博士对提高车载芯片的国产化率充满信心,并用他始终如一的、对这个行业的激情和热爱,影响和鼓舞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年轻的生力军。
莫道前途无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未来,芯擎科技将凝聚团队力量,做创新的践行者,坚守初心、全情投入,加快高端“中国芯”的上车应用,力争成为驱动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的中坚力量。